2018/04/01 集团新闻
依托乡土植物科研体系、20余年种质资源储备、种业生产体系和生态大数据平台,通过“育繁推一体化”模式,构建乡土植物驯化—育繁—生产供应链,一个扎根内蒙古草原的企业——蒙草,打造出世界级的“植物工厂”。
1采集
蒙草团队20余年来
走遍我国大部分干旱、半干旱地区
过草原、越山岭、穿大漠
已累计收集乡土植物种质资源
近2000种、3000余份
▲蒙草团队野外采集种质资源
2驯化
设立13个生态环境研究机构
以及相应的种质资源库
搭建起蒙草种业科技体系
已驯化不同地区的乡土植物160余种
为各地生态修复提供优质种质材料
▲蒙草团队驯化乡土植物
3储存
为有效保护植物物种多样性
种质资源库根据功能与储存种子类型不同
分为不同温度的短期、中期、长期库
将种子活性有效延长至5—100年
▲蒙草种质资源库
4育繁
蒙草在北京、呼伦贝尔、呼和浩特等地
建立制种基地近45000亩
各地均严格按照标准进行种植、管护及采种
从源头保障种质产品的供给数量与质量
▲蒙草各地制种基地的采种田
5加工
为完善“育繁推一体化”模式
蒙草建有4250平方米的种子中心
种子的加工、仓储
都需通过严格的生产流程及标准进行
引进国际领先水平的德国种子加工生产设备
对种子进行筛选、丸化、包衣等标准化生产
▲蒙草种子加工中心
更是确立了98个品种的质检室检验规程
确保每一粒种子质量达标
使种子从原料阶段就达到国家二级标准以上
▲蒙草种子检验流程
测试合格的种子方可入库
原料仓储区可同时仓储400余吨种子
并配套中期、长期冷库各一个
用于存储自产的珍贵禾本科及花卉种子
库内可随时监测温、湿度
并全部采用可追溯批次管理
▲蒙草种子中心仓储区
6创新
这里不仅可以生产高品质的种子
还拥有先进的有机肥生产技术及生产设备
产出的有机肥、保水剂等相关辅料
与种子共同在草原生态大数据平台的指导下
经过科学配比成为生态包产品
草坪、草原、矿山边坡系列
土壤修复、沙地治理、花海花田系列
六大系列产品皆可对应修复生态、营造景观
还可定制化生产
因地制宜解决生态问题
▲蒙草生态包产品
7育苗
除被加工为生态包、植生毯等产品外
还有一部分种子会先来到车间
通过自动化育苗生产线萌发为株苗
再投身到生态修复一线去
▲工作人员正在操作自动化育苗生产线系统
种子们首先来到播种机
穴盘填土、播种、盖土、浇水一气呵成
该机可在单穴内精度播种多粒或单粒种子
200穴穴盘的播种速度可达400盘/小时
▲全自动播种线
身怀种子的穴盘妈妈
被请入催芽室育苗待产
在这里温度湿度都调控得十分舒适
▲催芽室运用智能环境控制系统管理
8养护
5—7天后种子萌动冒出小芽
穴盘妈妈前往种植区的苗床
享受智能喷灌等精心养护
直到小苗满月
身高长到3—4cm左右
会出发去补苗机寻找其他失散的小苗
▲智能喷灌系统
200个孔穴里小苗一个也不能少
补苗机的10个抓手根据穴盘出苗率不同
补苗速度可达8000—10000株/小时
快速实现穴盘妈妈的团圆梦
▲高效能补苗机
小苗长大就会离家
通过配备特制移栽抓手的
盘—盆或盘—盘移栽机
小苗从200孔穴盘移栽到花盆中
或18孔、32孔的穴盘中
移栽速度可达4000—5000株/小时
▲盘—盆移栽工作中
▲盘—盘移栽工作中
9出圃
移栽后恋恋不舍的小苗
会再次回到种植区苗床
被精心养护40天左右
更加茁壮的小苗方能出圃
乘坐着合适规格的花盆或穴盘
去支援八方生态修复建设
▲温室智能物流栽培系统工作中
10组培
一些迟迟不肯长大的小淘气
会被请入组培室实施“分身术”
然后再精心呵护
直到它们长大成苗
▲蒙草组培室实景
11修复
这条自动化育苗生产线
每年可生产穴盘苗5000万株
成品300万株,瓶苗300—500万株
不仅提高生产效率、优化过程管控
大幅提升种苗产品的均匀度与品质
还优化了种植生产布局
增加企业应对市场的速度和灵活度
为快速满足大规模种苗需求提供了可能性
▲“植物工厂”种苗用于生态修复建设实景
以蒙草科研体系为坚实基础
以自动化生产为科技主体
以植物组织培养为生产特色
集科研、生产、开发、推广为一体
这座世界级绿色生态、高效能“植物工厂”
让一粒粒种子成长为助力生态修复的佳品
造出处处艳丽的花海
修复片片肥沃的草原
让大漠复绿、让山川秀丽
上一篇 陕西的“秦草式”生态建设
下一篇 生态大数据如何指导农业发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