蒙草公司:生态修复输出国门 运营口岸向北开放 |《新华每日电讯》两会刊

2016/03/18 集团新闻

适逢2016全国两会召开,有“一报在手,便知天下”美誉之称,全国日发行超160万份的《新华每日电讯》刊报蒙草公司在生态修复、草牧产业、对外合作、发展创新等方面的经验。蒙草小编特摘编如下,与大家分享:
 
原文载于:2016年3月16日《新华每日电讯》
蒙草公司:
生态修复输出国门 运营口岸向北开放
以“草业为媒”分享中国智慧
蒙草公司作为我国率先以驯化乡土植物修复生态及“草业”为主的上市公司,是我国领先的草原生态修复和天然牧草供应商。借助国家“一带一路”战略和内蒙古“向北开放”规划的强劲势头,蒙草公司抓住发展新机遇,积极投身“中蒙俄经济走廊”建设和中阿经济交流中,牵手蒙古国企业,在阿联酋迪拜建立合资企业等,在国际舞台上分享中国智慧。
二十余年,蒙草公司一直围绕“草、草原、草产业”主方向,为我国草原生态、草原产业、草原金融、牧民增收贡献力量,目前形成“生态修复、现代草业、草种业”三条业务线,累积形成大量科研成果、规划设计、实施运营、品牌效益、金融支持等实力和经验。公司在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陆续完成上千项生态工程,成为一支建设“美丽中国”的重要力量,公司也正努力打造中国自己的草原生态产业运营平台。
蒙草“生态理念+集成技术”输出中东
以中国智慧为世界提出综合性生态修复运营方案
近日,由蒙草迪拜生态种植公司联合临沂金锣水务、华为技术(阿联酋)和中国外运(迪拜)集团联合倡议:在阿联酋迪拜创立“中东生态产业联盟”,共同建设“蒙草+智慧环保示范产业园区(迪拜)”,合力打造智慧环保型生态产业示范循环基地,成为中国企业联合在境外专注生态产业的联盟组织。
  中国干旱半干旱地区的气候类型、植被情况等与中东地区相似,这为蒙草开展国际业务提供契机。而蒙草倡导的“用当地的植物修复当地生态”的生态理念,以及形成的“生态理念+集成技术”成熟落地实施运营模式,也得到当地政府和科研界的高度认可。
 
2015年冬,蒙草位于北京通州的京津冀乡土植物研究院栽植的长青石竹。
  2014年,蒙草公司以“技术”出资,以“草”为切入点的合资公司正式落地阿联酋迪拜,为当地提供节水抗旱植物研发、繁育、推广,科研交流,提出城市绿化、景观建设、生态修复方面的综合解决方案等。
  2015年初,一支由蒙草植物研发人员、生态工程施工团队、城市景观团队组成的“蒙草中东团队”抵达迪拜,目前在阿布扎比、迪拜及周边地区开展业务。
  目前蒙草团队正开展如下业务:来自中国的蒙草植物适应性繁育、当地植物物种调研采集与研究、当地植物标本科普馆“大数据”建设、当地水土气等综合信息收集分析、城市节水园林项目设计与施工等。一系列的科研及施工项目得到当地植物学家和政府的高度赞扬,他们感慨说,这样的技术正是我们最稀缺的,也是最期待的。
 
蒙草科研人员在迪拜开展当地植物种质资源收集研究
蒙草公司认为,生态修复是一项复杂而漫长的系统工程,需要从这一地区的人、草、畜、水、土、气等多项指标综合起来的“大数据”系统上去考虑和着手。植物科研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,对每一棵草的驯化和选育,从采种到扩繁,一般需要5年左右甚至更久。
  二十多年的发展积累,蒙草公司已建成中国北方品类齐全的企业级种质资源库,被誉为“草原种质资源的诺亚方舟”,已收集种质资源8000多份、1700多种,收集土壤13000多份。自建有8大不同生态地区的专项研究院所,形成三大系列科研及施工标准技术,并主导或参与多项国标、行标的制定,积累和沉淀丰富的经验,将为国家生物多样性的保存、生态修复、饲草体系建设等提供充足的科研保障。
  随着在中东业务的深入开展,蒙草的“生态理念+技术智慧+资源储备”成熟的生态修复模式还将走向更多国家和地区,为世界生态保护分享中国智慧。
蒙草创立“PPP口岸建设+产业金融互联”
为缓解内蒙古草蓄平衡和牧区产业运营提出良方
2015年11月11日,载有200吨蒙古国天然牧草的8辆卡车,经过消毒、查验等系列程序,从内蒙古呼伦贝尔市东乌珠穆沁旗珠恩嘎达布其口岸顺利通关入境,这是蒙草公司首批进口的天然牧草,也拉开了中国规模化、体系化、常态化从蒙古国进口天然牧草的序幕,结束零散化模式带来的极大不确定性和风险。
 
蒙古国优质牧草通过额布都格口岸入境中国
截至2015年6月末,仅内蒙古牲畜总头数就达到13585.73万头(只),这对草蓄平衡和生态保护都提出巨大考验。
  数据显示,全国每年的饲料需求量上亿吨,但随着养殖方式的改变(规模化)、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加强,促使国内牧草市场缺口日益增大。仅苜蓿干草一项预计全国需要252万吨,2015年中国进口超过120万吨,进口金额4.7亿美元。
  尽管内蒙古有3800多万亩人工草地的补充,但据测算全国每年仍需要天然牧草超过200万吨以上,市场缺口巨大,内蒙古草原东西狭长,饲草生产和畜牧养殖的地理差异矛盾显著。
  蒙古国天然草原资源丰富且生态环境较好,单位面积草产量远高于国内,这被视为国内养殖牧草供给缺口的有效补充,同时进口牧草也有助于缓解国内草原打草的生态压力。然而多年来受限于口岸基础设施不完善、法规政策等因素,蒙古国牧草进口一直没有实质性进展。
  近年,蒙草公司先后与蒙古国多家公司就天然牧草资源开发、生态保护等项目进行合作,规划形成20万吨的年进口规模,以弥补国内市场的不足。
  2015年,蒙草公司又联合政府和金融机构以“PPP”模式,创建成立“呼伦贝尔额布都格”、“锡林郭勒珠恩嘎达布其”两个粮食饲草进口加工园区,已完成5栋饲草进口免疫熏蒸库,6万多平方米配套设施,成为中国大型的陆路饲草进口口岸园区。截至今年3月,已进口牧草2.1万吨。
  2016年蒙草公司将计划继续与阿尔山市、满洲里市、新巴尔虎右旗等合作开发口岸建设,提高口岸过货能力和种类,进一步活跃口岸边境贸易。
  2015年蒙草公司完成国内优质天然草主产地的14个收储中心建设,240万亩有机牧草认证,客户拓展至中鼎牧业、蒙羊、君乐宝、圣牧高科、富川等大型牛羊养殖企业,还与国家体育总局、莱德马业、内蒙古马业协会初步形成合作关系,进军高端马草市场。
 
蒙草呼伦贝尔通过有机认证的240万亩牧草收储现场
  未来,蒙草创立的“ppp口岸建设”模式还将形成“口岸+生态+产业+金融+互联网”产业平台,以规模效应和产业集群带动口岸纯净绿色产业的快速发展,实现多方共赢,也契合国家“一带一路”战略和内蒙古“向北开放”的规划,为“中蒙俄经济走廊”建设贡献力量。
  大力发展草牧业和“粮改饲”连续两年被写入中央“一号文件”,加快草产业的布局与发展、提高生态保护力度,蒙草更多的创新模式和实践,将为中国的草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。








欢迎关注蒙草官方微信